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苏轼 , 生于1037年 , 卒于1101年 , 字子瞻 , 又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世称苏东坡、苏仙 , 谥号“文忠” , 汉族 , 北宋眉州眉山人 , 祖籍河北栾城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 , 苏轼进士及第 。元丰三年(1080年) , 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 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 , 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独具风格 ,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 ,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 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 , 豪放自如 ,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 , 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 , 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