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蜡梅盆景造型方法有哪些?


在“蜡梅之乡”河南鄢陵 , 传统的蜡梅盆景形式有独身梅、龙梅、疙瘩梅、单悬枝梅、双悬枝梅、圆悬枝梅、屏扇梅、珍珠倒卷帘等 。 其既可用幼树蟠扎造型 , 又可用苍老古朴的狗牙蜡梅古桩做砧木 , 嫁接素心蜡梅、罄口蜡梅等优良品种 , 其根部膨大 , 呈疙瘩状 , 谓之“疙瘩梅” 。

【造型】蜡梅盆景造型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由于蜡梅枝条较脆 , 容易折断 , 不宜进行大幅度的弯曲造型 , 一般仅用棕丝将主干或大枝稍做吊扎蟠曲即可 , 然后再对细枝进行略加修剪 , 一般在5月至8月进行 , 这是因为此时枝条柔软 , 操作前注意控制浇水 , 以进一步软化枝条 , 便于造型操作 。
在鄢陵制作蜡梅盆景还有一种传统的技法“刀法”一般在3月至4月进行 , 方法是在蜡梅的树干上、距盆土一定距离需要弯曲的部位 , 用刀向树干中心自上而下斜切一刀 , 深度约达树干直径的2/3然后用手将树干向下刀的地方轻轻弯折 , 但不要折断 , 利用折开的三角形木质部的尖端 , 顶住面对的斜面 , 在张开的空隙嵌入一块石子或碎瓦片 , 以防复原 。 切口涂泥后用塑料布包裹 , 然后固定在支撑杆上 , 较粗的树干可以用锯斜切 。 这种“刀法”可以使直立的树干形成一个有一定棱角的弯度 , 对较粗的枝条也可用此法造型 。
此“刀法”既可在树干两侧隔一段距离交替使用 , 使之俯仰曲折;又可旋转使用 , 使树干左右摇摆 , 以增加动势 。 而现在多根据树形和立意下刀造型 。 用“刀法”造型的蜡梅盆景具有干枝棱角分明 , 整体树势苍劲有力等特点 。
制作蜡梅盆景时 , 可以参考国画中的蜡梅、梅花形象 , 并根据造型需要在盆面适宜的位置摆放奇石 , 以增加其盆景古雅清奇的韵味 , 使之更富有诗情画意 。
制作蜡梅盆景 , 可选用通透性较好的紫砂盆种植 , 花盆形状可根据树桩的具体形态和盆景的不同造型来选择 。 因其花为蜡黄色 , 宜选用红褐、深蓝、墨绿等深颜色的花盆 , 使之形成对比 , 而不宜选用浅黄色的盆钵 。 带釉的瓷盆虽然美观 , 但通透性差 , 易引起蜡梅根系腐烂 , 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 可将其作为套盆使用 。
对于成型的蜡梅盆景 , 在花谢后及时进行一次修剪整形 , 将多年生的枝条剪去一部分 , 促使枝条再萌发小侧枝 。 也可根据树形将老化枝条重剪 , 以利于其更新复壮 , 但要注意所留枝条上顶芽的位置和方向 。 生长期注意对当年新嫩枝进行打头 , 以促使多抽枝 , 并能改变树枝的方向 , 使枝条生长粗壮 , 多育蕾、多开花 。
在生长季节 , 对于一些当年生需要弯曲的新枝 , 可用麻绳或棕绳适当进行牵拉 , 并根据树性及长势进行必要修剪 。 入秋以后 , 当花蕾长到米粒大小时 , 进行一次修剪整形 , 以控制枝条徒长 , 使植株紧凑、树形达到疏影横斜的艺术效果 , 并便于植株积累养分 , 使其花大色艳 。
要使蜡梅连年枝繁花茂 , 修剪和摘芽极为重要 。 修剪一般在3~6月间 , 8月后停止 。 每年开花后应随即将老的花枝截短 , 每枝最长只留15~20厘米 。 待新枝长出2~3对芽之后 , 就摘去顶芽 , 不久又长出旁枝 , 待长至10厘米后 , 再摘芽一次 , 如此反复数次 , 直至花芽基本形成 。 还要疏剪各种影响树形美观的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对生枝、徒长枝以及过密、瘦弱的枝条 。 花谚有“蜡梅不缺枝”之说 , 故蜡梅可重剪 。
【【造型】蜡梅盆景造型方法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