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死亡工厂在哪个国家


二战时德国在波兰杀犹太人的城市符合工伤条件的,由单位和保险基金共同赔偿 。

详见:《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谁能为我介绍一下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 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 。 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 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 。

该集中营是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1号集中营,1940年6月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 。 这里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最多时达2万人,其中包括政治犯、战俘以及犹太和吉卜赛平民 。 德国1941年6月入侵苏联后,苏联战俘被陆续送往那里关押 。 2号集中营,该营建于1941年10月,官方称为比克瑙 。 比克瑙是德国法西斯利用毒气室大规模屠杀被关押人员的场所 。 3号集中营,亦称布纳,是纳粹德国负责建筑和生产人造橡胶、汽油的大型企业,同时还负责在几座较小的集中营从事挖煤和生产水泥 。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 。 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 。 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

奥斯威辛集中营先后共监禁过数百万各类人士,其中有约110万人被夺去生命,受害者主要是波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吉卜赛人、波兰人和苏联俘虏 。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攻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0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儿童 。 1947年7月2日,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 。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 。 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先后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 。 他们强制推行法西斯政策,实行所谓“新政策”,实质上,他们对各国人民进行野蛮的奴役和掠夺 。 为了对付人民的反抗,他们建立了许多集中营,专门关押和杀害无辜群众和战俘 。 奥斯威辛集中营就是德国法西斯一个最大的杀人工厂,它位于波兰克拉科夫以西的奥斯威辛小镇上 。 1939年9月德国占领波兰后建立,营内设有4个毒气室、46个焚尸炉和地下尸窖 。

推荐阅读